《易经》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古典文獻之一,為古代中國巫師運用六十四卦以預知未來吉凶禍福的卜筮書,自漢代開始尊奉為「五經」之一;《易经》用一套符号形式系统描述事物的變化,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。它的中心思想,是用陰陽符號構成的卦象代表世间万物的運行狀態。卜筮者向神明問事,求得卦象,藉此預測事情(例如:戰爭、政事、農收等等)的成敗吉凶。作為卜筮之書,《易經》的影響並不限於占卜和術數,大凡古代中國的哲学、宗教、政治、經濟、医学、天文、算术、文学、音乐、艺术、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,皆可見到陰陽變化的思想寓於其中。自從十七世紀開始,《易經》經由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士引介至歐美國家。
《易》據說有三種: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和《易经》,合稱三易。《连山》和《归藏》已经失传,《周易》是唯一有傳至後世的文獻。
- 易经算命。
- 周易占卜。
- 易经64卦。